湖南在校大学生团队造出会飞的"钢铁信天翁" ,中国智造再添青春翼

时间:2025-02-27 来源:红网 责编:刘洋 编辑:唐翌殊

分享到

温永泰,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大四在读,重载远航团队负责人,通用重载飞行装备研发领域的追梦人

当同龄人在游戏世界组队“开黑”时,中南大学航空航天技术研究院实验室里,温永泰团队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飞行参数代码,窗外试飞的无人机正划破天空——这群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人,用400多个昼夜的攻坚,将传统工业无人机的性能天花板击得粉碎。

自主研发的“钢铁信天翁”甫一亮相便引发行业震动,10kg级别最大起飞重量20kg,持续飞行120分钟的性能指标,较市面同类产品提升50%以上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这台科技结晶竟诞生于校园实验室,研发经费初始仅来自团队成员的生活费结余。

故事的起点源于一次课外实践。2023年,温永泰带队在户外做数据监测时,眼见市场上销售的无人机在复杂地形中屡屡“罢工”。“要么续航不足折返充电,要么载重不够无法搭载专业设备。”团队成员艾军卓回忆,“当时我们对着满箱摔坏的螺旋桨发誓,要造出真正的‘全天候’作业无人机。”

温永泰和他的“斜杠青年”伙伴们

这支由航空航天工程、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学生组成的跨界战队,在实验室开启“白加黑”模式。他们将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创新性移植到无人机系统,通过流体力学仿真重构动力布局。历经一年多的不断改进与优化,终于打造出一款具备超长续航能力,载重可达自身重量一倍,并能在消防救护、工业运输等多场景下稳定运行的无人机产品。

“最艰难时账上只剩几百块钱。”温永泰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项目收支表,“但拿下'互联网+'大赛二等奖那天,我们知道曙光来了。”

正在进行试飞准备的重载远航团队

谈及长远规划,温永泰表示:“虽然研究领域会向机器人等方向延伸,但无人机始终是技术探索的核心载体。智能装备的形态不应受限,我们将持续开拓更多可能性。”从校园实验室到产业应用,从技术图纸到翱翔天际,温永泰团队正以创新为翼,在科技长空划出属于Z世代的青春航迹。

责编:刘洋 编辑:唐翌殊

来源:红网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